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月31日电(袁秀月)“从51岁开始,一老小伙儿才开始创业。”对于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来说,他的人生就是不断“努一把”的过程。从河北农家到总政歌剧团,从中国舞台到成为帕瓦罗蒂的弟子,从海外到回国演绎经典歌剧。
如今,在知天命的年纪,他又重新出发,开始创业,开展网络教学。他希望能给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添砖加瓦,如果能再培养出几个像自己那样的人,他也就心满意足了。
资料图:戴玉强。中新社记者 俞靖 摄
从河北农家到总政歌剧团
1963年,戴玉强出生在河北一户农家。从小他就喜欢唱歌,并且天生一副好嗓子。初中时,他跟着收音机听歌,很快就能模仿得惟妙惟肖。
1980年,戴玉强考入了北京煤矿学校土木工程专业。虽然跟音乐的距离越来越远,戴玉强却从未放弃过梦想——他想成为一名歌唱家。他省吃俭用,在课余时间去听音乐会。
“学音乐是个悖论。往往家庭条件好的孩子不用功,用功的孩子就没有经济条件。但是越是这些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学生,他有一定天赋,他玩命地学,然后才能够成为专业人士。比方说像我,太多了这样的。”戴玉强说。
毕业后,戴玉强被分配到矿区上班。但他一点也没“收心”,一如既往听收音机学唱歌。后来,他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了山西省歌舞剧院,并到中央戏剧学院学习。上学时,他没有收入,只能到工地上打工。戴玉强对歌剧如痴如醉,毕业后却发现山西省歌舞剧院没有歌剧可演。
资料图:戴玉强(右)
但是,戴玉强没有安于现状,而是又“努了一把力”,辞职当了一名北漂。他到处去寻找机会,但却总是碰壁。他经常去蹭音乐学院老师的课听,没钱听音乐会,他就跟着磁带自己领悟。
他在北京租了一个小小的楼梯间,为了在北京生存下去,他又到工地干起了苦力。有一年春节,他想回家过年,找遍了全身,车票只差一分钱。最后,他在火车站的广场上到处找,才凑齐了回家的车票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,1989年底,戴玉强终于考上了总政歌剧团。1991年,他还考上了解放军艺术学院,最后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。